护水产品安全:水产品禁用药限用药,你了解多少

发表时间:2025-03-13 10:57

一、水产品养殖用药安全不容忽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也日益增加。水产品作为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药安全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然而,近年来水产品中药物残留超标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也严重影响了水产品市场的信誉。因此,了解水产品禁用药限用药,正确认识用药安全的重要性,对于确保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常见禁用药的种类及危害

1.氯霉素

氯霉素在水产养殖中曾被用于防治某些细菌性疾病。但氯霉素对人体的毒性较大,它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造成过敏反应,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包括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还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及抑制抗体形成。2019年,氯霉素被农业农村部列入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

2.硝基呋喃类

硝基呋喃类药物曾广泛用于畜禽及水产养殖业,对鱼虾类的肠炎、赤鳍病、溃疡病等因细菌、真菌和一些原虫引起的疾病有较好效果。由于大剂量或长时间使用硝基呋喃类药物均能对畜禽产生毒性作用,且硝基呋喃类药物及其代谢物对人体有致癌、致畸胎副作用,2019年,硝基呋喃被列入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

3.孔雀石绿

孔雀石绿针对鱼体水霉病和鱼卵的水霉病有特效,现市面上还暂无其他针对水霉病能够短时间解决水霉病的特效药物,这也是此药品在水产行业屡禁不止,水产养殖户铤而走险继续违规使用孔雀石绿的根本原因。孔雀石绿及其代谢产物在水产动物体内有明显的残留及毒性,可致癌、致畸和致突变。动物实验表明孔雀石绿可诱发大鼠肝脏肿瘤、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睾丸癌等。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多国已出台相关规定禁止孔雀石绿在水产养殖中使用。

4.氧氟沙星

氧氟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药物,曾被广泛用于水产养殖鱼病防治。但氧氟沙星的危害不容忽视,若鱼虾等水产品摄入氧氟沙星,会积聚在体内难以排出。而人吃了这样的水产品,氧氟沙星残留在人体中蓄积,可能引起人体的耐药性,长期摄入氧氟沙星超标的鱼肉,可能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头痛、头晕等症状,大剂量还可能引起肝肾损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292号》要求,自2015年12月31日起,停止生产用于食品动物的氧氟沙星原料药的各种盐、酯及其各种制剂。

5.汞制剂

汞制剂在水产养殖中主要用于治疗小瓜虫病。但汞对人体和环境有较大的毒性,极易产生聚集性中毒,出现肾损害。汞制剂易富集,主要集中在肾脏,其次是肝和脑。汞主要经肾脏随尿排出,肾脏损害严重。2019年,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在食品动物养殖中禁用汞制剂。

三、常见含量超标药品的种类及危害

1.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

在水产养殖中,恩诺沙星具有高度的抗菌活性,对多种水生动物的病原菌都表现出较强的抗菌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直接作用于病原体的细胞核,阻断DNA复制所需的“回旋酶”,从而在核心处抑制细菌的代谢和繁殖。

恩诺沙星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主要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多种疾病,如暴发性出血病、出血性败血症、细菌性烂鳃病、打印病、肠炎、赤鳍病、红体病、溃疡、爱德华氏菌病等细菌性疾病,特别是在治疗烂鳃综合症方面效果显著。

然而,恩诺沙星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危害。大剂量应用时有一定的蓄积性,主要表现为肝肾毒性,其使用剂量的大小与肾脏受损害程度直接相关。副作用主要为容易引起幼年动物关节和软骨损伤,大量药物还可能造成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甚至神经系统的损害。但只要按照休药期执行,恩诺沙星是安全的。

环丙沙星也是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具有抗感染的功效,对大部分敏感的细菌有较好的消炎治疗效果,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胆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疾病。在水产养殖中,环丙沙星七大禁忌主要在于特殊性群体禁用或慎用药物、药物配伍及耐药性等。如过敏者禁用;特殊群体(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禁用;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心脏功能异常者慎用;癫痫、脑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者禁用或慎用;长期用药群体可能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投放环丙沙星的水产品需要按休药期执行才能安全上市。

2.磺胺类

磺胺类药物在水产养殖中主要用于治疗鱼类由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等引起的细菌性疾病。磺胺类药物的分类较多,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磺胺类药物不当使用也有危害,长期应用可引起血液系统损害和肝脏损害。另外,磺胺类药物有一定的耐药性,不能长期使用。不过,只要按照休药期执行,磺胺类药物也是安全的。


©2019 名成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70087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