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分析 | 2025年首季水产品市场交易持稳,  价格呈“海弱淡强”分化格局

发表时间:2025-05-13 10:50

一季度,我国水产品市场运行平稳、交易活跃、消费稳定。据对全国45家主要水产品批发市场的成交情况监测统计,一季度市场成交量240.99万吨,同比增加0.03%;成交额697.86亿元,同比增加0.80%。水产品价格涨跌互现,总体呈现“海弱淡强”的分化局面。

一季度,我国海水产品价格总体呈下跌态势,重点关注的6个品种中24跌。从监测数据看,大黄鱼平均价格39.21/公斤,同比上涨2.56%;海鲈平均价格37.49/公斤,同比上涨2.30%;金鲳鱼平均价格51.20/公斤,同比下跌6.97%;大菱鲆平均价格54.98/公斤,同比下跌7.52%;南美白对虾平均价格60.81/公斤,同比下跌8.98%;鲍鱼平均价格123.50/公斤,同比下跌0.18%

海水产品价格下跌主要因为近年来海水养殖技术快速发展,海水产品产量增长较快,供应量充足。海水产品消费主要依赖于中高端餐饮,据中国烹饪协会发布数据,一季度中国餐饮业表现指数均低于中性水平,呈持续微收缩态势,餐饮业的不景气进一步拉低了海水产品价格。据海关数据,20251~2月水产品一般贸易进口量70.53万吨,同比增加5.01%,进口额32.11亿美元,同比增加3.41%,帝王蟹、龙虾、三文鱼等水产品价格同比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进口水产品价格的下降对我国海水产品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除1月份因春节消费带动同比上升0.4%2月份同比下降3.3%3月份同比下降1.4%,全国食品价格整体呈下跌态势,在整体消费低迷的大环境下,海水产品价格难有起色。

一季度,我国淡水产品价格呈上涨态势,重点关注的10个品种中,大宗淡水鱼41跌,名特优23跌。从监测数据看,草鱼平均价格14.00/公斤,同比上涨0.48%;鲢鱼平均价格8.26/公斤,同比上涨3.50%;鳙鱼平均价格14.40/公斤,同比下跌2.89%;鲤鱼平均价格13.48/公斤,同比上涨9.41%;鲫鱼平均价格17.09/公斤,同比上涨8.10%。鳜鱼平均价格70.35/公斤,同比下跌3.14%;加州鲈平均价格30.39/公斤,同比下跌0.52%;乌鳢平均价格20.93/公斤,同比下跌1.91%;黄颡鱼平均价格27.65/公斤,同比上涨7.65%;罗非鱼平均价格17.38/公斤,同比上涨2.89%

大宗淡水鱼类产品价格上涨主要原因为受前两年行情低迷影响,去年我国大宗淡水鱼类养殖规模有所缩减导致各地成鱼存塘量减少,供应趋紧。据《2024年全国渔业经济形势分析》,水产养殖重点品种监测,20241-11月草鱼、鲢鱼、鳙鱼、鲤鱼和鲫鱼投种量分别下降45.74%24.12%72.33%55.11%31.77%,养殖生产投入下降,部分品种转养弃养,导致一季度成鱼供应趋紧,价格上涨。

鳜鱼是近年来表现比较抢眼的名特优产品,除传统的鱼仔鳜养殖模式,饲料鳜鱼养殖在各地日渐兴起,饲料鳜产业化养殖模式的形成推动了鳜鱼养殖成本下降,且随着养殖技术不断升级及日趋成熟和稳定,加速了饲料鳜挤压传统鱼仔鳜市场,进一步拉低了鳜鱼价格。加州鲈1月虽受年前备货影响需求增加,下旬大规格鱼价格升高,但主产区广东佛山、清远等地因供应过剩统货收购价格低迷,导致1月加州鲈价格行情整体低迷,拉低了一季度加州鲈价格水平。乌鳢受去年行情持续低迷影响,大多养殖户惜售,导致压塘量增加,元旦和春节前备货没有拉动乌鳢价格,行情不升反跌。同时,今年一季度呈现显著气候异常特征,多地发生阶段性倒春寒过程,并伴随昼夜温差波动大,导致鳜鱼、加州鲈、乌鳢一些产区病害增多,病鱼低价抛售拉低了市场价格。

二季度,随着投苗季全面展开,养殖产能进入周期性调整阶段,水产品供给将维持紧平衡状态。伏季休渔可能引发部分鲜活海水产品短期供需错配,价格上涨,但我国海水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冷链物流体系日益完善,海水产品供应具有一定保障,预计海水产品交易稳定,价格保持平稳。受季节性影响,淡水鱼类供应仍会趋紧,二季度后期出塘量或逐步回升,缓解供应趋紧,受清明、五一、端午节庆消费拉动影响,预计淡水鱼类会有一定的涨幅,但罗非鱼等出口外向型水产品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价格预计将会受到较大冲击。


©2019 名成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7008715号-2